在中国,华侨是指已取得国外长期或者永久居留权,并已在国外连续居留两年,两年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的中国公民。而外籍华人,则指已加入外国国籍的原中国公民及其外国籍后裔,也包括中国公民的外国籍后裔。

对于外籍华人来说,以前每次出入境时是不是还是有些不方便?今后,这种不方便将被大大改善啦!

2018年1月22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公安部集中推出八项出入境便利措施。这八项措施涉及就近办证、自助办证、免费照相、外籍华人办证、边检自助通关等多个方面,将于2月1日起施行将进一步释放公安出入境改革红利,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有了这类签证,回中国的外籍华人每次最长可停留5年,相当于5年期“绿卡”!!!如此一来,外籍华人回中国居住、学习、生活将更加便利。

其实,中国对于外籍华人的优待早有历史渊源。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90年代,华人大规模出国的历史阶段基本结束。但由于东西方经济的差异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移民政策的调整,仍有很多中国人会通过与亲人团聚、留学等方式移居国外,其中也包括了不少台湾、香港、澳门等地的居民。

在经过那段时期的出国潮后,海外华侨华人人数急剧增加,估计当时已接近3000万人,其中90%加入当地国籍,华侨大约只有300万人。

新中国建国不久,一切欣欣向荣,许多华侨以身为中国人而自豪,生怕因加入了外国国籍而背负骂名。但1955年4月27日,周恩来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会见当地华侨时的一番表态,打消他们的顾虑。周恩来说:

“如果在我们国内,有几百万外国侨民,他们也是双重国籍,我们政府好不好办事呢?凡事都要推己及人。选择了别的国籍,朋友仍然是朋友,兄弟仍然是兄弟。”

他认为,加入当地国籍就好比女儿出嫁,欢迎大家随时回娘家。

1960年中国热烈欢迎归国华人的历史资料

放眼当今,还是会有人对入籍这件事存在疑虑。其实,中国对外籍华人的态度一直是是尊重的、开放的。

对于公安部这次推进出入境便利化的举措,经济日报1月25日发文:

近年来,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推出了一系列便利外籍华人来华的政策措施,在鼓励和吸引更多外籍华人参与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聚集创新创业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为给在华工作、学习、生活的外籍华人提供更为便利、务实的出入境环境,公安部决定进一步优化外籍华人入出境和停居留措施:将签证由之前最长1年多次有效,放宽至5年内多次有效;将居留许可期限由之前最长不超过3年,增加至5年。

如此便利的条件,就摆在我们眼前,如果就资产配置角度来看,透明化已是大势所趋,财富阶层配置第二国身份对实现资产保值将起到助益。除了可以为海外出行和生活带来便利外,更重要的是,能对资产进行有效配置,为财富找到保值的安全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