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深圳教育部向纯外籍国际学校喊话:所有纯外籍国际学校,招收的学生必须提供外国护照+有效的中国签证(不是旅游签证)+出入境章。

重磅消息引发家长震动教育部发出的讯号是什么意思?解读过来就是:加强纯外籍国际学校招生准入门槛,不得招收中国籍学生。

这条消息对国际学校和在读学生都造成了不小的震动,收到学校通知的家长应该都炸了,因为这条新规,可能让他们的孩子面临被退学的困境。

在以前,外籍国际学校虽然有门槛,但只需一个外国身份就行,不管是护照还是绿卡,并不需要中国签证和出入境章。

而现在,教育局的这个喊话,让纯外籍国际学校只能招收外籍学生,如果还想让自己的孩子入读纯外籍,可能就要放弃中国国籍,因为中国并不承认双重国籍,而办理中国签证,就相当于放弃中国国籍。

备注:中华人民共和国签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授权机关依照本国法律法规,为申请入、出或过境本国的外国人颁发的一种许可证明。

在这样的政策下,家长们躁动难安,纷纷寻求应对之策,国际学校的电话被打爆,可得到的回应是:深圳所有国际学校都被要求遵守规定,提供外国人居留许可,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您可能想联系教育局。

一位家长表示:我的孩子是双非美宝,现在没有入户,公立、私立和国际学校都读不了,入户了可以读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不能读国际学校,逼着我出国!

有外国护照也不能读纯外籍国际学校了,这可咋整?骚动和焦虑的背后,其实是我们对于高质量教育的追求和对上层社会流动的渴望。

在中国有这样一句话描述我们的教育现象:底层放弃教育,中产过度焦虑,上层不玩中国高考。

社会底层家庭的孩子放弃高中、大学,直接选择技工学校,学门手艺和技术。

5%的上层家庭根本不参加高考游戏,也看不上国内的本科教育,这些家庭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选择每年学费高达数十万的国际学校,高中甚至小学就到欧美发达国家继续接受教育。

而对教育最抓狂和焦虑的当属城市中产阶级家庭,他们的认为孩子输不起,稍不努力考不上一本、985、211大学,他们的社会流动轨迹就将滑向底层。

据调查显示,近几年中,全球的中产阶层花费在物质上的钱明显减少,更多的是在那些你看不见的地方,比方说教育。

教育投入是无形的,长期的,但也是昂贵的。

你是什么样的人,有怎样的教育背景与个人素质,决定了你会关注什么样的社会问题。

一位孩子在国际学校读书的家长抱怨:国内国际学校质量参差不齐,师资流动性大,国际化氛围不浓,学费更是贵的离谱,现在还要提高身份门槛,实在是不能忍了。

对于中产来说,对抗教育焦虑,有人选择让孩子上国际学校,有人选择让孩子出国留学,而在如今无法入读国际学校的情况下,我们除了出国,还有其他选择吗?

为何三分之一的中产阶级选择让下一代出国?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的4万人采样调查现实,30%的人有将下一代送出国的意愿,“你移了吗”,成了我们餐桌上经常讨论的问题,而子女教育,是移民的首要原因。

相信经历中国常规教育成长起来的家长,都有一种深切的体会——自己在中小学里学到的知识和所花的时间、努力相比,性价比太低了,大部分当初累死累活熬夜学的东西,到今天几乎没什么用,唯一的好处就是培养了一点吃苦耐劳的精神。

而国外的精英教育,都围绕见识、领导、规则、体育、审美、演讲和写作来进行,十分关注孩子的内在精神,因为从小生活学习的环境,决定了孩子以后的性格品质和成就。

送孩子出国一方面原因,是外籍学校在孩子的幼儿园和小学教育中,更注重对于孩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西方式教育更倾向于把孩子教育成感情丰富,能够真实表达的个人,而并非一味强调功课成绩,这样更容易让孩子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另一方面,在国外,比如加拿大,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免费义务教育,到了高等教育阶段,孩子申请加拿大名校,不仅学费更低,而且录取率更高、有更多的专业选择。而且在国外,可以接触来自世界各地人和事,增长眼界拓展圈子,对以后的发展意义重大。

为什么我们都希望送孩子去最好的外籍国际学校,即使学费贵到离谱?

因为我们明白,阶层与阶层最根本的差距,其实就是教育。一个好的学校,培养孩子的不仅仅是成绩,更多的是全方面的发展,比如说素养、兴趣和眼界。过来人都明白,环境才是教育的决定性因素。

以前,我们认为,只要有钱,愿意花时间,可以躲避来自新闻里的雾霾、假疫苗、校园食品安全、校园虐童等恶劣影响。比如可以用口罩、空气净化器、打进口疫苗、送孩子去国际学校...

话音还未落,教育部一条政策就把我们打回深渊,当然,目前并不是所有的国际学校,都要求外国护照+中国签证,但严政之下,安有轻松进入的国际学校?目前政策如何发展虽然还没有最终定论,但是门槛越来越高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相信其他国际学校也会纷纷发布要求,像之前一样宽松的政策,可能一去不复返。

假如我们对孩子的期待本就是世界名校,希望让他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享受更好的环境,希望把孩子放在一个更高的起点,那为什么不早点送出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