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则走向截然相反的新闻引起了业内朋友的关注:

①新西兰从今年10月7日起永久取消银蕨签证,又一条移民新西兰的捷径关闭了;

②英国从2020年开始恢复毕业生工作签证(PSW),留学生们毕业后有了两年找工作的留英时间。

前者是中国年轻人每年疯抢的签证,后者是赴英读书的中国留学生最关心的签证。

这两个方向完全不同的签证政策,其实说明了一个非常简单粗暴的道理:

经济好的时候,国家大门常打开,人员流通频繁,对外来移民也会更加宽容;而当经济不好的时候,照顾好本国人民才是头等大事,对外来移民也会严加审查。

所以,在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世界整体都呈现出签证乃至移民政策的收紧。

特朗普政府奉行强硬的移民政策,占美国大学留学生三分之一的中国也必定受到影响。

美国国务院的数据显示:美国在2016年发放了47万多个F1学生签证,但2018年仅发放了36万多个。

国际教育学会2018年发表的报告发现,2017年特朗普上任后,美国大学的新生人数大幅减少了6.6%,之后持续减少。学会的调查显示,签证申请被拒绝和厌恶是国际留学生人数减少的最大原因,2018年有82.7%的大学提出此问题,远远高于2016年的33.8%;同时,2018年有60%的大学提出美国政治与社会环境的问题,也是远远高于2016年的15%。

美国政策基金会的分析也发现,许多留学生毕业后申请H-1B工作签证拒签率由2016年的10%猛增到2019年第一季度的32%。

但是,英国是个例外。

英国仍然对全球化充满希望,敞开大门迎接全球人才。这看起来的确有点逆势而为,但研究之后发现,英国政府这一步棋,最后带来的双赢局面将让所有人惊喜。

1.新西兰移民局最近宣布,将永久取消银蕨签证,不再发新的,也不会重新恢复。

2010年,新西兰正式推出银蕨签证,每年限额300份,目的是吸引全球优秀的年轻人到新西兰工作和定居,一起努力建设新西兰。截至目前,最多也才发放了2700份。

搞了快十年,只有2700名人才来到了新西兰。让人觉得有点天选之子的味道啊。

不过,虽然名额不多,但银蕨签证是为了吸引人才,门槛并不高,甚至可以说是进入新西兰的捷径。

想要申请该签证的人此前必须从未申请过银蕨签证,年龄在20至35岁之间,在递交申请时必须持有获承认的学历,或至少2年的工作经验。此外,雅思6.5分、在账户内存有至少4200纽币的可用资金、健康标准等铁要求。

总体来看并不难。所以每年的名额一开放,申请系统就崩溃了,比春运抢火车票还艰难。

而现在,连这条捷径也没了。

官方给出的理由是,银蕨签证实际是个工作签,为了避免雇主过分剥削外国劳动力,要多请一些新西兰本地人,提升当地的就业率。说白了就是新西兰要稳就业,先满足本地人的需求。

截至目前,新西兰已经降息两次。新西兰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率跌至五年新低,同比增长2.1%。央行也在8月及时做出了反应,将利率降至1%的历史新低。但是按照目前的经济形势,新西兰央行估计年底之前还是得再降息一次,以支撑经济增长。

2.但是站在经济因素来看英国就有点意思了。

查一下英国最近的经济增长,虽然离开欧盟的革命事业仍需努力,但经济已经悄悄回到了两年前的增长水平。

所以,英国赶在正式退欧日子前通过恢复PSW签证,就是在向世界发出邀请:来英国吧,退出欧盟之后,我们的经济只会更加稳健,更加开放,更加需要全球人才,英国的大门始终敞开。

PSW签证全称为毕业生工作签证,将允许在英留学生毕业后有两年的时间去找工作,而不是原来的六个月。

最关键是,这个签证政策不限专业,不限人数,不限工种。找到合适的工作后,这些留学生就能申请留英时间更长的工作签证,而只要在英国工作五年,就有机会申请长居签证。

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

英国前首相特蕾莎梅被中国人称为“梅姨”,就是因为她之前担任移民大臣的时候取消了PSW签证,在中国留学生心目中留下了“黑历史”。留学生们就拿《情深深雨蒙蒙》里蛮横的“雪姨”来称呼特蕾莎梅。

而现在,跟梅姨一起退场的,还有这项中国留学生深恶痛绝的留英限制。

主张通过恢复PSW签证的人,就是现任首相鲍里斯的弟弟。由此也能看出,英国政府这下是来真的了,想要为脱欧后的英国储备全球人才。

离开欧盟后,因为英国与欧盟之间的壁垒,不少欧盟人才可能要被迫回到原来的国家。同时,英国已经官宣,未来欧盟劳工跟海外劳工拥有相同的权利,并且通过设置年度工资上限来限制欧盟劳工的数量。

短期内英国肯定是要元气大伤的。所以,英国只能继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同时变得更为开放,去吸引全球其他地区的人才。

实际上,无论英国何时脱欧,离开欧盟这个决定一旦确定下来,提高本土吸引力就是英国必须要实现的一件事情。

大英帝国有一个值得自豪的历史,那就是始终处于国际合作的中心。

虽然经济地位已经被美国超过,但英国仍然是全球政治、科学、教育、文化等资源流转的中心枢纽。就好像最近英国首相鲍里斯所说:“现在,我们正在英国开展世界上最大的遗传学研究项目,以帮助全球医疗机构更好地治疗危及生命的疾病。”

而如果英国不向全球最聪明、最优秀的科研人员开放,让他们能够在英国学习和工作,这些前沿的科研项目就难以实现新的突破。

据英国卫报报道,政府计划在2030年前将每年来英留学人数从近46万人增加至60万人。但这些年,就是因为一直没提供PSW签证,留学生们毕业了只能剩下尴尬的“毕业旅行”时间,而非关键的落实就业时间。所以英国大学在招收国际学生方面也只能处于劣势。

除了再次开放PSW签证,英国还同时取消了杰出精英签证(Tier1ExceptionalTalent)每年2000人的配额限制,并简化签证流程,为科学家及其家属推出快速通道,免除科研人才的后顾之忧。

曾经因为全球化获益良多的英国,现在仍然在坚持全球展望,经济同样具备韧性的英国人还是很有自信的。

3.有了人才的流入,英国不仅可以储备技术力量,还可以促进消费和楼市增长。哪怕这些留学生未来离开了英国,这段留英经历一样会强化他们与英国的联系,是一股潜在的经济爆发力量。

就像租房市场,每年9月开学季,都是留学生租房最火爆的时候。但是,市场上可以租出去的房子却越来越少。

Foxtons的数据显示,2018年伦敦登记的租客数量创下历史新高,但出租房供应却下降了13%。

这主要是因为英国房屋审批和开工量持续下降,造成住房市场供不应求。

这样一来,不少父母就从租房转向了买房,以房养学。

我们来算笔账就明白了:

如果你的孩子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读书,学校在西一区,要想住在学校附近,租金大概2500英镑一个月,那么三年本科加一年硕士读下来,租金就得花掉12万英镑,换成人民币可是百来万啊。就算是两人合租一间,均摊下来光房租也要五十万人民币的开销。

也只有家底非常殷实的富二代,才敢住了。

所以如果我们选择远一点的区域租房子住,将租金开支压缩到1500英镑左右,那四年后只花了7.2万英镑。

这个方案看起来性价比也还可以,但是如果直接买房子呢?能不能让这笔钱花得更值一些?

现在伦敦房子平均60万英镑一套,外国买家一般可以申请到50%的贷款。如果贷款25年,选择本息同还的方式,每月大概要还1500英镑,和原来的租房成本差不多。但是不仅可以孩子自己住,还能再找一个室友。

这样一来,自己省了租金,还能靠出租的房间赚点零花钱。毕业之后还能继续住着找工作,哪怕最后留英失败,这也算是海外资产配置了,仍然可以赚租金增长的收益。

全球签证收紧的背景下,英国却在以更开放的态度迎接人才,将给本就充满韧性的经济带来新的活力,也会让英国这一全球投资中心的地位更加牢固,吸引更多海外买家进场。

打破人员流动壁垒,促进新的居住需求。这种“拆墙”的举动,大湾区在做,英国也在跃跃欲试,跟大洋彼岸要求资金和行业回流的现象,刚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趋势可能会变化,但赚趋势的钱这一原则却从未改变。

新西兰签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