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我国的青少年是“紧张的一代”或“紧绷的一代”,那么,德国的青少年恰恰是“放松的一代”:与父母关系融洽,喜欢学校,有闲暇时间放松身心,帮助他人,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择业时优先考虑有意义的工作,对自己和社会的未来感到乐观。

2016年是“中德青少年交流年”。不久前(3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德国总统高克共同出席了这一活动在北京的开幕式,足见两国对青少年交流的重视。为了达到交流的目的,增进理解、互相学习,我们有必要知道德国青少年是什么样子,他们与我国青少年有什么不同,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父母是最重要的榜样

德国青少年(12-25岁)与父母关系良好,高度认可父母的教育方式,将父母视为是自己的最重要的榜样。根据2015年壳牌青少年调查,92%的青少年与自己的父母关系良好。74%的青少年愿意像父母教育自己那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而在80年代中期时,还有48%的青少年表示将来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会与父母的做法有所不同或完全不同。这说明,当前的德国父母更懂得尊重孩子的愿望和需求,知道如何与孩子交往。

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的调查都显示,父母是他们最重要的人生榜样,其他人(政治家,电影明星,足球运动员等)难以撼动父母的这一地位。

喜欢去学校

绝大多数德国学生都喜欢去学校。2014年在巴登-符腾堡州完成的一项代表性调查显示,84.1%的人在学校里感到舒服。学生喜欢学校,最主要的几点原因是——除了上课,学生们在学校可以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包括技术类、体育类、艺术类、媒体类、宗教性课外活动等;学生们有机会参与策划学校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如参与组织校庆等项目活动、筹备和组织学生大会、参加学生事务委员会等;在教学活动中,德国学生也有一定发言权,距离教师的核心任务越远,青少年参与决策的空间也就越大;学生们可以告诉教师他们喜欢和不喜欢的地方,多数老师对于学生的回馈也保持开放。

总之,学生喜欢学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丰富的课外活动之外,比较重要的一点可能是他们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当家作主”,能够得到老师的尊重,能够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在闲暇时间放松身心

闲暇时间是指可以供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没有义务要做其他的事情。据调查,在工作日,德国人平均每天有3小时56分钟的闲暇时间,青少年的闲暇时间为4小时13分钟。

调查显示,34%的青少年“经常”,38%的人“偶尔”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青少年参加的志愿活动多种多样,例如在学校担任学生机构的代表,做低年级学生的辅导员,在运动协会或音乐协会担任“教练”,帮助老年人、残疾人、移民及其他社会弱势群体,参加环保组织或动物保护组织,参加志愿的消防队/救护员,参加教会的青少年组织,参加对外国的援助项目,等等。

虽说青少年参加志愿活动主要是出于喜欢,但这些活动确实也为青少年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和锻炼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其社会责任心,提高其独立性,促进其社交能力、组织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通过打工提高独立自主性

总结与反思

因为德国近年来经济发展良好,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失业率低,所以,在国家的呵护下,这一代青少年没有太大的生存与竞争压力,属于是“放松的一代”(Generationrelaxed):他们在家庭和学校都没有过大的压力,可以在闲暇时间放松身心、参加体育运动和社交活动,可以拿出时间兼职打工或参加公益性的志愿服务,帮助他人,可以在选择专业时遵循内在的兴趣,可以在找工作时优先考虑做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收入和升职机会。与德国青少年相比,我国的青少年显然是“紧张的一代”或者说“紧绷的一代”:从幼儿园开始便有“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在上大学之前一直面临考试的压力,进入大学后又面临就业的压力,整个青少年时期都处在紧张的竞争压力之下。除了关注自己之外,他们可能无暇顾及他人和社会。北京大学的钱理群教授批评中国大学(包括北大)培养的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固然有其合理之处。不过,这也不能全怪学校和学生。这是社会将全部生存压力转移至家庭和个体身上以后的一个消极后果。

从中德两国青少年的成长经历,我们可以看出两国在教育取向上的一个重要区别。受高考的影响,我国教育重视的是培养合格的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学校教育和书本知识的获取方面,偏重智育,但轻视德育和体育,因此是一种有残缺、至少是不完整的教育,而德国想要培养的是完整的人和合格的公民,因此,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各种成长空间和教育途径让青少年得到全面的发展。

设立中德青少年交流年的目的想必不是要分清哪国青少年更胜一筹,而是为了通过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以德国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为鉴,我们应该转变教育观念,不应将教育及其评价局限于正规学校教育、课堂和书本知识的学习,而是要充分重视和利用学校内外的各种社会化空间,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要让我国的青少年快乐和幸福地成长,可以选择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愿望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