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本地科研人员在新冠康复者的血清中发现特定抗体,可有效中和新新冠毒,防止病毒侵入人体细胞。此项突破性的新发现有助于研发疫苗,以及提高现有检测工具的精准度。

此两项研究由新加坡国家传染病中心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属下的新加坡免疫学组(SIgN)联合进行。新加坡国家传染病中心负责规划、招募康复者及采集血液样本,再由新加坡免疫学组构思研究和进行试验。

新加坡研究团队在超过100名新冠康复者的血清中找到的特定抗体,能与新冠病毒表面的四个表位(S14P5、S21P2、S20P2和N4P5)结合,从而有效中和病毒,防止病毒复制或侵入人体细胞。

新加坡国家传染病中心主任7月17日在记者会上解释,虽然病患染病后会产生大量抗体,附着在病毒多个部位,但只有少数能有效抑制病毒侵入细胞。

抗体是人体防御机制对抗病毒的关键,我们必须了解哪些特定抗体能阻止新冠病毒感染细胞,以及这些抗体附着在病毒的哪个表位,起到的保护作用又能持续多久。

新加坡免疫学组高级首席研究员补充说,由于冠状病毒的体积比骨痛热症和兹卡病毒大三倍,抗体可附着的范围很广,如果没附着在特定表位,就无法起到中和病毒的作用。

科研人员可根据抗体对表位的中和作用,研发单克隆抗体或多克隆抗体药物,以及改善现有的即时检测工具,提高检测的精准度。

研究团队接下来两年将每三个月从康复者身上采集血液样本,以观察康复者体内的抗体含量变化,从中了解抗体可在体内存留多久。另外,这两项研究成果已分别发表于国际科学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以及《柳叶刀》(TheLancet)出版的“EBioMedicine”生物医学期刊。

此前,据新加坡国家传染病中心已经在研究如何给冠状病毒患者进行血浆疗法。血浆疗法当前还处于试验阶段,其风险跟输入其他血液制品无异。在现阶段,血浆疗法仍被认为是实验性疗法,因为尚未最终证明其益处。

新加坡在研发新冠疫苗方面扮演何种角色

面对新冠疫情,新加坡的人口较少,全球引颈企盼的新新冠毒疫苗研发中,新加坡能扮演什么角色?

以新加坡的国家规模与人口数量,要成功开发疫苗,需要仰赖国际合作,并建立与跨国产业、外国政府与学界的策略伙伴关係,例如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Duke-NUS

MedicalSchool)与美国一家核糖核酸药物公司(ArcturusTherapeutics)的合作案,就是透过Arcturus

Therapeutics公司所提供的候选疫苗,使用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的研发技术,只需要短短几天时间,就能评估合作伙伴的候选疫苗,让科学家确认疫苗的有效性和副作用,得知基因中那些基因被启动、那些被关闭。

比起以人体反应为基础的疫苗试验法需要耗时几个月的时间,这种方法更能缩短疫苗研发的时程。

疫苗的临床试验分为三期,每一期各有须要达成的目标,同时根据实验设计,完成三期临床试验所需要的时间也不同。

他进一步解说,第一期临床试验的重点是,藉由测试几十个健康志愿者,观察不同剂量的药物在人体使用的安全性与耐受性;第二期则是扩大样本量和目标人群,招募数百个甚至上千个健康志愿者,进一步确定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确定剂量。由于一期、二期临床试验都是招募健康志愿者,过程相对容易,一般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受试者数千到几万例不等。

第三期试验需要募集病患人数庞大,样本规模常常是成千上万。试验设计严谨,采用随机、单盲或是双盲法、同时加入安慰剂做对照组,目的是全面评价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于传染病的疫苗,一般需要观察至少一个流行周期,才能确定传染病对易感人群的保护率。通过第三期临床试验得到最终结果,才是药物批准上市的科学依据。

新冠疫苗何时能够研发成功

至于于新冠肺炎疫苗研发成功的具体时间,世界卫生组织也曾在七月初表示,虽然有效新冠疫苗的交付目前暂无确切时间,但到今年年底可能会有候选疫苗显示出对新冠病毒有效,关键问题是疫苗产能能否跟上需求。

据新华社报道,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当天的记者会上说,万事开头难,虽然目前仍无有效新冠疫苗,但应对此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世卫组织已就未来疫苗产能问题与业界充分沟通,呼吁其做好规划,以便未来能通过技术转移或外包等手段极大提高疫苗供给,有效保证公平分配。

关于以及该闭幕的世卫组织主办的第二次新冠全球科研论坛,谭德塞表示,该论坛汇集了来自9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300名新冠研究人员和专家,免费分享了研究方法和原始数据,显示了全球科学界团结抗疫的努力。世卫组织领导的新冠“团结试验”项目目前已招募到来自39个国家和地区的约5500名患者参加,近期将获得初步试验结果。

并且,世界卫生组织曾在六月底表示,计划于2021年中期前向中低收入国家提供5亿个检测工具和2.45亿个疗程,2021年底前向世界提供20亿剂疫苗。世卫组织表示,未来12个月需要313亿美元资金,目前已募集34亿美元,还有279亿美元的资金缺口。